/ EN

2021年桃花源巡护员奖评委

张希武

刘 琴

解 焱

彭 奎

张 立

王瑞合

蒋仕伟

吕 植

排名不分先后,最终解释权归桃花源巡护员奖组委会所有。
我们希望,一线巡护员的付出被更多人知晓、认可,更多人能够关注他们以及他们日夜守护的山山水水。正是因为这些巡护员,绿水青山才能依旧,金山银山也才能成为可能。

背 景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共有2700多个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以上。 此外,仍有许多尚未被统计的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它们正有效填补着政府自然保护体系的空缺。在这些保护地上,众多一线巡护员日夜巡护、风雨无阻,守护着栖息其中的野生动植物。然而,在我们谈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时候,却没能对其背后的巡护员给予足够关注。

因此,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于2019年发起“桃花源巡护员奖”,每年奖励10名一线巡护员,每人奖励2万元人民币,项目将持续10年。

张希武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兼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动物学会监事长,原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司长。

刘 琴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腾讯公益平台部产品总监。有近20年互联网从业经验,曾参与策划腾讯公益平台的月捐、乐捐,支付宝公益平台蚂蚁森林、蚂蚁庄园等一系列科技公益创新产品,并在推动“互联网公益”、“透明公益”等公益行业前沿实践工作中,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国内外公益行业的发展,在网络公益产品、优秀项目培育、用户体验研究等方面有诸多独到洞察。

解 焱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首席科学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执委。2000-2009年,组织评估了中国一万多个物种的濒危状况,编制了《中国物种红色名录》(4卷);2005-2012年,担任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主任,在东北虎、藏羚羊、扬子鳄等濒危物种保护以及控制野生动物贸易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2000开始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2012-2013年组织起草了《自然保护地法(专家建议稿)》,对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2013年提出了“保护地友好”术语和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对自然保护地保护目标友好的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2020、2021年,负责和主要参与了国家林业草原局国家公园办公室委托的《国家公园法》研究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国家公园事权划分、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经费和人员需求研究、多方参与机制研究等专题。

彭 奎
全球环境研究所(GEI )项目经理

中科院生态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后,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经理。中国社区生态保护专家,主要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及气候适应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引领团队开展中国自然保护体系和国家公园改革的开创性研究,并在三江源、祁连山、宁夏、四川、内蒙等中国西部地区开展基于社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实践;其提出的多项建议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采纳,并将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引入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其领导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获得了3次福特汽车环保奖、世界银行中国发展市场联想创新奖、SEE生态奖、联合国赤道奖提名奖等公益生态保护领域最高奖项。彭奎是中国生态环境部咨询专家,也是中国公民生物多样性联盟、中国公益保护地联盟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张 立
阿拉善SEE基金会 理事兼秘书长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Conservation Biology》、《兽类学报》编委。长期从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补偿、自然保护地立法、社区协议保护、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环境政策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研究,在Nature,Science,Conservation Letters,Biological Conservation,Ecosystem Services,Animal Behaviour,生态学报,动物学报,兽类学报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观点和研究论文80余篇。2018年在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下出版《中国亚洲象保护研究》专著1部,其他编撰或合著专业书籍6部。2003年起任福特汽车环保奖评委至今,曾在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保护国际基金会、自由天地基金会等国际环保组织担任驻华项目负责人,2016年至今担任阿拉善SEE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

王瑞合
阿里集团公共事务部资深总监

阿里集团公共事务部资深总监,出任现职前,曾先后就职于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奥组委、冬奥申委,2015年入职阿里巴巴集团。

蒋仕伟
平武县林业和草原局 副局长

曾经在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8年。作为平武县林草局分管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负责人,推动了社会组织、环保机构参与平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吕 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生态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内容:在研究与实践之间搭建桥梁,为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于证据的实用解决方案。一直以来在中国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开展旗舰物种大熊猫、雪豹等旗舰物种的基础生态学研究,以及三江源这一保存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种间关系和营养级联研究,目前的研究扩展到观察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之间的互动,以及不同政策和保护实践对生态系统的作用。